作为全年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城镇化、新能源、物联网、大健康、农业现代化等等领域都做了重点规划,这里面究竟蕴含了多少商业机会?
2015年哪些行业能赚钱?作为全年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城镇化、新能源、物联网、大健康、农业现代化等等领域都做了重点规划,这里面究竟蕴含了多少商业机会?
1、智慧城市大动工
市场亮点:4万亿
机会:智能交通、数字化医疗、智能政务、水资源管理、安全监管、智能楼宇和园区等等,这些都是发展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领域。全国政协委员,神州数码[微博]董事局主席郭为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智慧城市的战略机遇,意味着要用互联网思维来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借助现代技术发展,实现更加精准化、更加高效化的管理模式。
背景:今年政府报告中指出,将提升城镇规划建设水平,发展智慧城市。根据住建部公布的数据,2013年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总数已达193个,80%以上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中国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称未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市场规模估计有4万亿元人民币。
挑战: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城市转型发展的深度融合的产物,智慧城市的挑战在于要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之间的整合和交互。同时需要大量投资,而融资仍是智慧城市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两会新闻:全国人大代表李秋:智慧城市建设应当避免各自为政
截至去年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遍布全国各地,达到409个。其中,住建部智慧城市试点两批202个,科技部智慧城市试点20个,工信部信息消费试点68个,国家发改委信息惠民试点80个,工信部和国家发展委“宽带中国”示范城市39个。
但是,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李秋就提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虽然已遍布各地,但不少地方出现了不顾条件是否允许,盲目上马建设等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各自为政现象相当普遍,地区之内,区域内部门与部门之间、区县与区县之间、区县与部门之间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规划进行建设,缺乏统一协调,分别建设自己的信息系统,很多系统互不兼容,接入受阻,导致信息孤岛出现。在机房、硬件设施、软件、数据以及运行维护方面没有统一规范,存在大量的重复投资。另外,随着市政、城管、网上行政审批等政府智能平台的上线,黑客攻击或者网络问题也出现,很多领域将有发生混乱和信息安全的风险,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智慧城市的建设,亟须改进。
为此,她建议,首先,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标准、系统接口协议。订立统一的数据标准,为各级政府部门横向之间和同一部门纵向之间各系统互联互通做好准备,尤其是系统接口协议必须统一。只有这样,方能为地方各级政府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指引,减少重复投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尽快编制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使智慧城市建设有章可循,科学规范。
其次,强化共享体系建设,避免系统分散建设,打破信息孤岛。中央政府应协调各部委和地方城市,进行统筹规划和宏观的引导,从而避免造成投资浪费和重复建设。为加强信息集约化建设,应由政府投资预算管理部门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推进跨部门业务梳理,对信息系统进行统一建设和统一投资,形成技术服务、资源服务、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政务建设和管理模式,以便形成统一的城市数据资源中心。
再其次,夯实信息安全基础,确保智慧城市的建设安全总体自主可控。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过渡依赖国外厂商信息技术和产品,无疑会对国家信息安全造成威胁,应对信息安全问题进行统筹考虑,建立健全从系统到设备、数据、信息资源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最后,避免重复建设造成严重的财政资金浪费。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必须由专门机构进行统筹管理、运营,整体事业的推进需要协调各个部门配合、落实。因此,智慧城市建设一件首要的工作就是成立一个强有力的专门机构——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来负责城市政务大数据的采集、管理与共享发布,进而推动大数据的研究、挖掘、应用与产业发展。要利用市场化手段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大力借助市场力量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如通过采购来支持第三方平台机构的大发展,杜绝政府包办的传统建设管理模式。
2、物联网高速发展
市场亮点:全球经济获益1.9万亿美元
机会: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预测,2020年物联网设备数量将激增至260亿,如果算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这一数字将增长至330亿。物联网市场蕴藏着巨大商机:Gartner预测,物联网将使全球经济增长1.9万亿美元——即企业通过销售和使用物联网技术获得的收益。Gartner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公司的直接营收将达到3090亿美元,其中大多数来自服务。
背景:今年政府将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建设光纤网络,大幅提升宽带网络速率,发展物流快递。物联网包括,连接所有物体的网路基础建设,包括LED照明、智慧电网、以IPSTB或IPTV为主体的三网融合的应用终端,以及通过整合型的系统平台形成的包括硬件设备和服务在内的应用。
挑战:发展物联网的挑战来自技术、标准、市场和商业模式等多方面。首先,目前的数据中心架构还没有能力处理那些将被产生、且需要处理的异质性巨量数据;其次可穿戴设备需要具备更高的通讯功能,才能打破与手机之间的连结并直接与云端联机;甚至需要配备GPS功能。此外,创新的应用仍有待挖掘,这主要来自睿智的创业家,以及愿意承担风险、尝试新业务与新创新模式的少数产业领导者。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师范大学校长高玉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物联网产业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民众对物联网的认识还不够清晰,但无需置疑的是物联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世界上物联网发展水平最高的是美国。美国预测,10年后物联网和互联网产业的比例将达到30∶1,物联网将大大超过互联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我在提案中写到,希望通过物联网建设,推动大中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在起步阶段,需要政府支持和企业参与,尤其是电商企业。建议工信部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电商参与物联网的建设。一旦民众从中受益,认识到物联网的便利性,这一产业自然会更好更快地发展起来。”高玉葆说。
3、大健康产业全面推进
市场亮点:健康消费品、养老机构将直接受益
机会: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养老市场争夺战全面打响。健康消费品、消费类医疗器械和提供养老服务的医疗机构等养老健康细分行业都将是直接受益者。健康服务产业的概念正是在老龄化的背景下被提出,随着医改的深化,一个集医疗、养老、保健等在内的多元化综合医药大健康产业正在形成。
背景: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为2.12亿,到2050年将达到4.8亿,老龄化水平为15.5%,2050将增加到43%以上,进程为世界最快之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健康产业刚刚起步,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不足1000亿元,供需矛盾突出。如何提供符合老龄消费发展趋势、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是相关企业拓展大健康板块、寻找新增长点亟待思考的问题。
挑战:我国的养老产业目前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政府没有统一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发展的规划布局,对养老、保健等其他支撑产业也还没有进行梳理和规划。延伸到整个大健康产业也是如此,大健康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在我国尚未形成。
日前,贵州省长陈敏尔在两会贵州团开放日上向媒体介绍贵州大健康产业,并称是作为大数据产业的“姊妹篇”来打造。继去年大数据推介会后,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推介会近日也在京举办,“大健康”成为贵州省打造的又一张名片。
“大健康产业首先是个生态友好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它是机遇,是贵州的战略性举措,也是一个新兴产业。”近日,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在接受腾讯新闻专访时表示,贵州将大健康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来选择,是利用贵州自然优势,包括空气清新、青山绿水优势,跳出能源的制约来加快产业发展,“大健康产业关系到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是个商机无限、前景无限的产业。”
谈到大健康产业未来的规划和发展,赵克志告诉腾讯新闻,目前在建的大健康产业规划面很广,涉及到一、二、三产业,包括养老服务、科技研发、新医药生物技术,而贵州中药材、苗药、苗医这些优势也会发挥作用。目前,贵州大健康产业已建成6个产业园区,在建13个产业园区。而就在贵州大健康医药产业推介会上,即签订了2000多亿的投资。“我们相信贵州的大健康产业会有很好的前景,同时它也会带动贵州教育、医疗、养老产业的发展。”
那么大健康产业与贵州正在发展的大数据产业如何结合呢?赵克志认为,大健康产业所有的药品在销售、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与电子信息产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流、代码、标签都是一起的,所以我们认为它是一个自媒体。”
4、清洁能源再加码
市场亮点:1万亿美元
机会:2015年将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重点包括清洁能源、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项目。全国人大代表,阳光凯迪集团董事长陈义龙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中国生物质能源已经具备量产条件,可担当改善雾霾的重任。
背景:目前,我国空气污染的严峻现实将加快清洁能源对煤炭等传统高污染能源的替换,相关领域主要有核电、风电、太阳能、天然气、生物质等。例如在生物质能源方面,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秸秆废弃物等原料资源丰富。数据显示,农作物秸秆尚有60%可用于能源用途,约合2.1亿吨标煤,有约40%的森林开采剩余物未加工利用。
挑战:高新技术和标准体系的缺少是阻碍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最大瓶颈。目前风电产业化刚刚起步,大型风电厂并网技术存在缺陷,核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相关标准政策措施亟待完善。仍以生物质燃油产业为例,因为不符合国家现有传统油的标准,所以现阶段还不能上市销售,因此未来清洁能源亟需建立自身的标准体系和销售渠道。
“当前,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努力将京津冀地区建设成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先行区、示范区,这既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大气污染防治的必然选择,也是改善民生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中国科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在今年两会上提到,“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面临非常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
大范围持续性的雾霾污染已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而环境容量超载是造成京津冀严重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这主要与京津冀地区的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偏低、消费总量大密切相关。”谢克昌表示。
数据显示,2012年,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总量为45636万吨标准煤(tce),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2.62%,其中燃煤消费总量为38927万吨标准煤,占三地能源消费总量的85.3%。此外,工业锅炉整体实际运行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个百分点左右,京津冀火电装机容量为5723万千瓦,其中30万千瓦以下的小型火电机组占比约30%。大量的煤炭消费是导致该地区环境容量超载的重要因素。2012年,京津冀地区SO2、NOx和烟(粉)尘排放量分别为166.0万吨、227.3万吨和138.7万吨,单位面积SO2、NOx和烟(粉)尘排放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5倍、4.3倍和5.0倍。
谢克昌表示,要推动京津冀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先行区、示范区建设,逐步改善和修复周边生态环境。要利用好存量,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严控增量,优化电源结构,整体减少煤电行业NOx、SO2、粉尘等污染物排放;针对燃煤工业锅炉保有量大、分布广、能耗高、污染重的特点,应以推广高效锅炉、淘汰落后锅炉、实施升级改造、提高燃料洁配度为主要手段,强化法规标准约束,加强政策激励,加大高效锅炉的市场占有率,提升锅炉能效和污染控制的整体水平,促进行业节能减排。要高度重视城镇化节能,注重节能建筑的推广,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要积极发展非煤能源,利用京津冀三地的风能、太阳能、天然气、海洋石油等资源,形成煤、气、油、可再生能源多元互补、优化利用的能源供应体系。
他建议,还应特别重视加快推进散煤清洁化替代工程。京津冀成立统一的协调机构,统一散煤质量标准,明确供应商负面清单,严格市场准入标准,保障清洁煤供应;加强散煤全产业链监管;加大对洁净型煤、生物质成型燃料等的财政支持力度,因地制宜发展户用光伏等清洁能源,从根本上变革居民用能结构,减少面源污染。重视推动能源技术革命,促进京津冀地区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视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构建开放和有效竞争的能源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重视充分利用区域内、区域外两类资源,引导区域外资金投向节能减排、能源技术自主创新等领域,带动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先进人才的引进。积极鼓励区域内企业“走出去”,加强与区域外企业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加快能源调入通道建设,缓解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压力。
5、高铁“走出去”
市场亮点:突破4000亿
机会:2015年铁路投资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铁份额有望突破4000亿元。
背景:“一带一路”战略大力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以拓展国外高速铁路建设市场为重点。目前,我国至少与20个国家进行了高铁合作或者洽谈,在丝绸之路区域内拟建或在建的高铁项目共有9个,此外还有22个跨境铁路、普通铁路和地铁项目拟建或在建。
挑战:我国虽然已拥有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系统,但与德国、法国、日本等高铁强国相比,我国高铁在技术上和标准上还有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空间。在走出国门后,更要融入当地、进行本土化发展,适应当地的文化、法律,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才能将进入国际市场的阻力降到最低。此外,我国高铁“走出去”刚刚起步,成功案例主要在国内,中国的标准并没有被国际市场广泛接受,因此中国高铁要进入国际市场必须首先与国际标准融合。
6、打造农业新模式
市场亮点:诞生千亿市值的农资服务巨头
机会:农业信息化的商机体现在农业精准化生产和农业电子商务上。现代农业将利用计算机、遥感、GIS、通信、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构成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全新商业模式。未来,农资服务商大数据分析能力将直接用于指导生产与服务,农资电商将逐渐替代传统农资销售体系,农产品电商也将替代原有渠道,形成新型的农产品交易体系。未来在拥有万亿市场的大农资领域,有望诞生千亿市值以上的农资服务巨头。
背景:改革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今年政府报告中提出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网络普及率仅20%有余,市场空间还很广阔。同时,国内大型电商对农村市场的介入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村信息化的普及,比如阿里发布“千里万村”计划,以线下服务站为核心解决农村电商发展各个环节的阻碍,以及京东发布“星火试点”计划,借助自有物流体系的优势实现农村与城市商品的双向流动。
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信息化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足,未来还需加快农村信息进村入户和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农业信息资源创新应用、推进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工程、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7、 大娱乐时代
市场亮点:大型千亿传媒集团现雏形
机会:大娱乐时代将使两类大型集团化公司成为2015的发展焦点,一是以内容+平台+终端的聚合传媒集团,一是影视与游戏互融的泛娱乐化概念集团。未来几年内,传媒公司之间的并购、或是互联网企业进入文化传媒产业都将处于高潮期,届时有望出现三、五家大型千亿传媒集团。
背景:2014年传媒行业内并购重组积极活跃,全年国内公司共发生169起文化传媒行业并购,包括影视、游戏、广告、出版、有线和卫星电视等子行业,涉及资本约1605亿元,多家跨行业的准传媒集团已经形成。”以华谊兄弟为例,其今年的一大主题就是“去电影化”,下一步,华谊兄弟将以影视娱乐、实景娱乐和互联网娱乐为三大业务板块,朝着“大娱乐”集团发展。此外,华策影视在收购影视公司、建文化产业园、设立影视战略投资基金上不断发力。
挑战:与美国、韩国等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化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表现为生产方式传统粗放,发展不均衡。同时中国娱乐产业尚缺乏“走出去”的意识,关注点几乎都集中在国内市场。然而,如果想真正成为世界级的大型传媒集团,开拓全球化的步伐与胆略必不可少,而且需要形成一股长期可持续的势力。